今后,我市小微企業將有更多機會亮相展會。近日,來自市工商局消息稱,為鼓勵小微企業獨立或抱團參展,或將參考臺灣模式,出臺相應的補貼辦法。然而,艾肯小編走訪市內多家企業了解到,如今各類展會頻頻登場,為企業帶來更多商機的同時,也讓資金少、參展機會不多的小微企業發現自身產品展示和宣傳方面的差距。
依托展會 小企業名利雙收
與以往展會不同,前不久結束的首屆文博會突破“小文化”的局限,專門設定微企專區,我市32個區縣的39家文化創意、科技、旅游等小微企業集體亮相。幾天下來,小微企業都切實嘗到了甜頭,部分企業除銷售完展出商品外,還覓到外地訂單,甚至讓多種文化碰撞出了新產品。
文博會期間,某小企業的產品引起3家企業關注,均意向與其合作。“若簽下訂單,年產值將突破100萬元。”企業老板說。
艾肯小編了解到,雖我市常不定期舉辦各類投資洽談會、展銷會,展會上也有部分中小微企業的身影,但如文博會上設立專門微企專區尚屬首次。市工商局微企處相關負責人還表示,為了幫助小微企業拓展銷售渠道,工商部門今年將考慮鼓勵微企獨立或抱團外出參展,或將出臺相應補貼辦法,如參照臺灣模式,對參加會展的微企給予不同標準的資金補貼。
經驗不足 微企推廣路還很長
市工商局微企處相關負責人同時表示,大多數小微企業參展機會較少,對展會了解及經驗不足,在宣傳、包裝、展位設計、互動活動等方面仍與大企業存在很大差距。
“小企業無法像大公司一樣"財大氣粗",展位位置一般較偏,展會布置、促銷等也不能聘請專業的策劃公司。”某公司3月創辦以來已陸續參加了三四次展會,但回顧展會仍有不少細節讓他不甚滿意。例如展位比較粗糙,導致錯失了部分目標客戶;此外,公司受資金限制,在展出產品、海報宣傳的準備也稍顯不充分。
成本太高 微企參展左右為難
然而,在市中小企業局對外經濟合作處相關負責人看來,小微企業推廣效果不理想的另一重要原因還在于,與沿海城市參加展會的企業多是中小微企業相比,我市大多數中小企業展會并不十分重視。此前為鼓勵更多企業“走出去”,我市不定期組織企業外出參加技術交流展覽會,部分展會還將給予一定參展優惠,但應者寥寥。例如,去年為期4天的中博會,有2500多家企業參展,參展參會客商超過24萬人次,合同金額及意向金額共計367億元,而企業雖可享受專項資金補貼、免費制作展位背景圖片等優惠,最終參展的僅有幾十家。
對此,許多小微企業主也大倒苦水。據了解,企業參展成本包括展位費、搭建成本、人工成本、宣傳資料印刷成本等,標準展位與搭建特裝展位的成本也相差巨大,參展成本少則幾千元,多則上百萬元。“成本這么高,參加了又怕效益不理想,做虧本買賣;不參加又怕錯失產品展示機會,真是左右為難。”近三成受訪小微企業表示。
精打細算 參展前應做好功課
展覽中心負責人表示,小微企業資金少不應成為其脫穎而出的“絆腳石”,合理選擇展會,將錢使在“刀刃”上才是關鍵。